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 >

母乳喂养周|母乳喂养,生命之源

发布时间:2020-11-04      阅读:0      作者:宣传科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是由世界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目前在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每年8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使全社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的内涵,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母乳的成分

1、初乳:产后7日以内的乳汁,质稠而发黄,蛋白含量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免疫物质。

2、过渡乳:产后7~14日,蛋白质和矿物质逐渐减少,脂肪含量最高。

3、成熟乳:产后14日后,产量高,质较稳定,含各项营养成分。


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哺乳期间营养要跟上

 

    在怀孕期间,妈妈的体内会额外增加2-3公斤的脂肪来储存能量,为哺乳做好准备,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会有相应的储备。但对于漫长的哺乳过程来说,这些是显然不够的。及时地补充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迫在眉睫。

    很多妈妈在分娩后的一个月内体重都会有较大的下降,所以需要吃热量丰富的饮食以维持体重。现在是崇尚美丽的时代,但妈妈们要注意,如果你想减轻体重,减轻的幅度应该限制在每周0.5公斤以内,确保饮食中含有1500千卡以上的热量。每周体重下降超过0.5公斤以上及严重限制热量的摄入将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损害到母亲的健康,使母亲产奶不足。

喂奶期间的饮食需要含有更多的蛋白质、钙、维生素和更多的水分。最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B6B1、叶酸、钙、锌和镁。乳汁中维生素B6B1和叶酸的水平与母亲的饮食或补充摄入直接相关。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不足可减少母亲体内的储存,并且对母亲和宝宝的健康都将造成危害。另外要多饮水保持体内水分的充足。如果你观察到自己的尿液呈淡黄色,说明水分摄入是比较充足的,如果呈现深黄的颜色或尿量很少,你就应该喝更多的水。


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亲选好恰当的喂奶姿势;孩子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下颌紧贴乳房;如是新生儿则应用手托住臀部。注意“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正确的托乳房姿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呈C字形;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处。正确的含接姿势:用母亲的乳头刺激婴儿上唇,诱发觅食反射,使嘴张开,将大部分乳头和乳晕含入婴儿口中。

喂哺的频率和时间

①按需哺乳;

②婴儿饥饿时进行哺乳;

③母亲感到乳房充满时进行哺乳;

④每次哺乳时间大致保持每侧10分钟左右。

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

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①早接触: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②早吸吮:婴儿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③早开奶: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30分钟以内。

喂养充足的指标

①喂哺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②哺乳时母亲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变柔软;

③喂奶后婴儿感到满足,表情快乐,反应灵敏,入睡时安静;

④每天换尿布6次左右 、大便每天2~4次,大便呈金黄色糊状;

⑤婴儿体重平均每周增加150克左右;

⑥满月时体重要增加600克以上。

Copyright © 德保县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9010871号-1

桂公网安备45102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