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
你的听力还好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最新报道,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亿人患听力损失,其中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
“爱耳日”是怎么来的?
“爱耳日”最早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生聋儿数量多,康复需求大,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达到年训2万名的能力。因此,除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防止耳聋发生、控制新生聋儿数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00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注意。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听力下降有什么危害?
听力下降会影响患者与他人交流,时间长了会让患者性格孤僻,听觉反应迟钝,大脑思维缓慢,影响中枢神经整体平衡发育,听力愈加迟钝,言语表达能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对于儿童,听力下降会延误儿童的言语智力发育,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
- 经常大声听歌的人
- 在嘈杂地方工作的人
- 使用对听力有害的药物
- 60岁以上群体
哪些坏习惯会损伤听力?
听力受损有哪些症状?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
一起了解
↓↓↓
来源:广西疾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世界卫生组织、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