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
当你看到这篇推文的时候
肚子发出咕噜声
提醒你:
再挺一会儿就能吃饭咯
这种声音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
每个人都会出现肠鸣音
它反映了肠道功能的正常与否
不同的肠鸣音代表着不同的信号
有 5 种一定要注意
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每分钟内肠鸣音出现4~5次为正常,声音较和缓,很少会被人听见。
若肠鸣音超过每分钟10次或音调高亢,则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射“求救信号”。不同的肠鸣音也代表着不同的信号。
1. 单纯性咕噜声,身体没有其他异常——消化不良;
2. 肠鸣音次数增多,响声较大,感受到蠕动——急性胃肠炎;
3. 肠鸣音减弱甚至越来越轻——腹膜炎;
4. 肠鸣音次数显著增加,每分钟达到15次以上, 响声频率增强——肠梗阻;
5. 肠鸣音亢进伴有腹痛、腹泻,甚至便血——急性炎症、消化道出血;
注意:长期的肠鸣音亢进,伴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排便异常等)可能是肠癌的前兆。
出现肠鸣音,如何“营救”肠道?
1细嚼慢咽,吃饭少言
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少说话,避免经常吸烟、嚼口香糖,少喝碳酸饮料等,以免吸入大量的空气。
2合理进食
建议减少高淀粉、高蛋白类食物的摄入,日常生活可以多饮用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双歧杆菌等菌群,可以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蠕动,从而改善肠鸣。
3注意胃部保暖
寒气入体会影响到肠胃的正常运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平时应注意腹部的保暖,尽量少吃喝太凉的食物和饮料。
4关注饮食搭配
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我们要注意进食的种类,注意自身特殊状况,如乳糖不耐受者就应尽量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