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龄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尽管目前心肌梗死存在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但高危人群还是以中老年人常见。
2.家族遗传人群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证明,若家族中有在年龄
3.吸烟人群吸烟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到血液循环中,损伤血管内皮,从而促使坏胆固醇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壁,加速斑块的形成。此外,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及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4.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最常见的危害就是引起冠心病,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到持续的压力,破坏动脉内膜的完整性,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随着斑块的进一步的扩大,血液就难以通过血管,易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5.高血脂人群血液中各类脂质异常增高均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堪称“罪魁祸首”,血脂过高容易导致血管内脂肪沉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6.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群易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硬化,不仅冠心病患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同时糖尿病的一系列易得并发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推手”,使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攀升。
7.肥胖人群肥胖者会带来很多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尿酸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等,同时肥胖者更是常常被高血压“惦记”,这些疾病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会大大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8.长期缺乏运动人群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会缺乏运动会造成心脏功能低下,而且容易让坏胆固醇和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而形成斑块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9.精神压力大人群持久的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以及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容易导致心血管病发作,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10.长期熬夜人群
长期熬夜或者睡眠不足人群,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同时机体代谢的废物无法顺利排出,就容易造成动脉管壁损伤,从而进展为冠心病。值得一提的是,人在熬夜时,大量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导致血压骤高、心率增快,非常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致命,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心梗路上的“绊脚石”大部分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坚持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等,对“心梗”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