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近日,德保县人民医院胃肠镜室成功开展首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病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填补我院一直以来在该项目技术上的空白。
患者韦某某,男,65岁,于2022年3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余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解黑便,伴有头晕、乏力、大汗等现象,家属视病情严重而呼叫120出诊接回,到院后立即转入内科二病区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有酒精肝病史,入院后主管医师给予常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胃镜、B超等辅助检查后诊断为: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失血性贫血;3.肝硬化失代偿期;4.右肾结石等。患者急性呕血、解黑便,短时间内出血量大,病情危重,随时有再次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休克、肝性脑病、呼吸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的风险。
患者病情危急,科室医师组经过讨论后,计划为患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主治医师将患者目前病情与镜下治疗的必要性及风险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征得同意签字后,立即联系麻醉科在胃肠镜室予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手术由内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农邦龙,胃肠镜室负责人、主治医师言悦,护师梁丽逢、邓竹飘、钟依茹,麻醉科主治医师高祖隆共同完成。胃镜经口顺利进入食管内,见距门齿约23cm开始见四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1.5cm,表面呈红色征,距门齿约33cm处可见一白色血栓头,蠕动好,予结扎装置结扎6点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截止目前患者手术恢复良好,各项指征逐步恢复正常,不日即可出院返家。
根据农邦龙主任介绍,目前对治疗EVB破裂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内镜治疗尤其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相比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生长抑素、奥曲肽和特利加压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多种优点,因此是治疗曲张静脉破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次手术是我院胃肠镜室开展的首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而且由科室人员独立开展完成,填补了我院在该技术上的空白。手术的成功是科室医护人员不畏艰难,敢于挑战,不断创新的成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开展提高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止血率,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简单,降低了病人的总体治疗费用。该方法的成功运用为周边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共同完成“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而奋斗。
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临床应用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再出血)的治疗方法。其优点为:
1.套扎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风险比较小、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少。
2.治疗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反复治疗。
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诊疗范围
原则上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EV出血和可能发生出血的病例均为内镜结扎术的对象。
(1)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时的紧急止血。
(2)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时的延迟止血。
(3)应用EVL术行EV根治性治疗后。
(4)外科手术再出血。
(5)预防EV首次出血。
目前EVL术主要应用于未经内镜硬化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曾有出血史或正在出血的患者。
三、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手术操作方法
(1)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头垫低枕,松开领口及腰带,取下活动义齿。
(2)在内镜前端安装套扎器(6环套扎器),进镜了解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
(3)进镜至贲门部,确定欲套扎的曲张静脉,将透明帽全方位与之接触,持续负压吸引将曲张静脉吸入透明帽内,视野变为一片红色,顺时针旋转手动控件的旋钮,完成第一次套扎,直至套扎完成需要治疗的曲张静脉。 (图:胃肠镜室 文: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