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与城关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联合协作下,成功完成市内首例乡镇卫生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此例急性心梗的抢救成功,标志着德保县乡镇卫生院在心梗抢救能力一项新突破。
11月4日上午8:12,城关镇卫生院接诊了一位胸痛4小时的男性患者并及时将患者心电图上传至德保县胸痛中心群,我院胸痛中心迅速进行网络会诊,给出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指导乡镇给予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并就地溶栓,同时120急救中心也火速赶往城关镇卫生院。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当急性胸痛发作时,若能在1小时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患者死亡率仅为1%,如果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打通堵塞血管,则死亡率将会升高到6%以上。从挽救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
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进行全面查体后,根据与上级医师会诊意见,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城关镇卫生院李圈医师快速果断做出决定,向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于08:40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溶栓同意书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待溶栓结束患者自述胸痛完全消失,考虑溶栓已经再通后,经与家属协商征得同意后立即由120转诊至靖西市人民医院导管室进一步诊治。
此次病例经过超早期溶栓治疗,获得极佳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生命,同时标志着城关镇卫生院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治疗能力上实现零突破,为今后的急诊抢救治疗处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自去年底全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德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已分别在城关镇卫生院、那甲镇卫生院、燕峒乡中心卫生院等建立基层胸痛救治单元,主动投放溶栓药物、统一下沉管理,提升基层卫生院对胸痛患者的识别、诊断、治疗能力,让百姓第一时间得到规范救治和处置,能够真正减少患者发病早期的救治延误。彻底解决了德保地区患者救治“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起跑第一公里”问题。
德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将与医共体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协同救治能力,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