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医疗与护理 >

医疗“身边事”丨德保县人民医院完成德保县首例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发布时间:2024-03-08      阅读:0      作者:宣传科

  

  日前,德保县人民医院完成首例颅外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填补了我县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空白。


  2024年2月28日,68岁的男性患者许先生头晕、头痛伴有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经检查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


  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室术前讨论,患者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排除禁忌症,完善术前准备,并充分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在“医联体牵头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黄志志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我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王兴电副主任医师局麻下给患者行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手术顺利。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不良并发症,术后头晕、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此例手术为我院第一例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填补了我县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空白,预示着德保县  人民医院神经介入能力及卒中救治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德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介入中心目前有2名医生从事神经介入,医生均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入)进修学习。2024年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室开始常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组团式”帮扶驻点专家、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老师指导下已经成功开展了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4月份即将开展的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支架取栓术、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等。德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室将致力于脑卒中防治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提升     再灌注率改善病员症状及预后,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复发率,为健康德保保驾护航,力争大病不出县。
  术前造影: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并重度狭窄(红色箭头示);颈内动脉因起始段狭窄而显影浅淡,前向血流缓慢(黄色箭头示)。
  术后造影: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管腔明显改善,残余狭窄率≤30%(红色箭头示);狭窄解除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显影正常,mTICI分级 3级(黄色箭头示)。

  

    延伸阅读

  脑卒中
  01.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缺血(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约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以说,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于脑卒中
  02.脑卒中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心理因素、脑卒中家族史等疾病与脑卒中关系尤为密切。无症状性颅外血管狭窄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危人群需要积极完善脑颈部血管超声、CT、CTA、DSA检查评估血管情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锁骨下动脉狭窄等可以采取支架置入术干预治疗。

Copyright © 德保县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9010871号-1

桂公网安备45102402000003号